首页

脚插嘴

时间:2025-05-28 16:22:20 作者:复旦大学迎来建校120周年 浏览量:32014

  中新网兰州3月23日电 (冯志军 于仕琪)2023年,甘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3次大范围强霜冻近10年少见,区域性沙尘暴影响范围近20年最大;干旱日数近15年最多;降水局地极端性强,1小时超120毫米的强降雨创历史记录……

  甘肃省气象局总工程师、甘肃省气象学会理事长张强23日表示,近年来,随着全球极端灾害天气频发多发,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深居内陆的甘肃,是气候变化敏感区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地区间气候差别大,生态环境复杂多样。防灾减灾任务繁重的甘肃,每年因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严重影响民众的生产生活,未来将加快人工影响天气转型等工作。

  当日,甘肃省气象局、甘肃省气象学会联合兰州大学、兰州资源环境大学、兰州市气象局等多个单位在兰州开展大型气象科普活动,纪念主题为“气候行动最前线”的第64个世界气象日。

  “寒潮来袭,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气象部门通常将大于或等于多少度时的天气称之为高温?”“气象预警信号怎样运用?”在活动现场,通过气象宣传志愿咨询解答、气象科技展板展示、气象知识有奖竞答等系列宣传科普活动,向民众科普宣传气象预报预警信息、气象灾害致灾风险隐患、天气气候成因、应对气候变化等气象科学知识。

  据统计,2022年夏季,甘肃省还出现最强高温天气,54站次达极端高温事件标准;8月降水极端性强,干旱区酒泉市金塔县单日降水量超年均值。

  “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认识与处理现代气候变化与生产生活问题的过程中,人类的生产、生活思维方式也随之改变。”张强介绍说,未来甘肃将以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为目标,大力夯实卫星、雷达、数值预报和气象信息“四大支柱”,加快人工影响天气业务转型发展。

  根据规划,甘肃将推进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建立分级、分类、分区域的气象灾害综合风险预估服务业务;完善递进式气象灾害预警服务机制,健全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提升气象灾害影响预报和风险预警能力,助力防灾减灾。

2023年11月中旬,甘肃省气象部门部署空地联合增雨(雪)作业方案。图为飞机增雨(雪)作业准备阶段。甘肃省气象局供图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社会和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愈来愈高,需求也越来越旺盛;我们的气象服务工作还存在监测预警预报的能力不足,科技支撑能力不够,降水落区、时间、量级不够精准等短板,气象预警信息的联动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张强说。

  张强表示,下一步,甘肃省气象部门将通过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增强气象灾害风险管理与服务能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水平,服务全省粮食安全和农业防灾减灾,推进新能源气象服务等以气象科技能力现代化和社会服务现代化。(完)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世界说】美国 “教师荒”再升级 美媒:又是缺乏教育支持的一年,我们的教室终将空无一人!

民生消费类舆情近年来持续引发公众热议。调查显示,过去一年的典型消费舆情事件中,28.5%的受访者表示最关注“低价旅游团暗存强制购物问题”。受访者对视频平台会员服务“打了折扣”、共享充电宝“好借难还”等舆情也有共鸣。

中国建设银行举办“岁岁重阳” 首届“健养安”养老金融产品服务推介会

报告发现,我国企业医疗健康管理经历了概念兴起、政策支持发展、体系逐渐完善成熟到创新技术赋能四个阶段。当前,国家支持政策频繁出台,从一开始的健康规划顶层设计,到关注员工具体的健康问题,企业建档情况以及特定职业相关诊断检查等,不断深化细化,以指导企业医疗健康管理服务能够满足企业以及员工等多方的需求变化。

广西桂林雾绕全城宛如仙境

李家超说,特区政府会继续巩固香港作为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中心的地位,深化内地与香港法律合作,协助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

谈起生活巨变,果木桑老人和多吉顿珠都用歌声表达感恩

“抬头仰望是清新的蓝,环顾四周是怡人的绿。”如今的厦门,无愧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的美誉。曾经的“疮痍”早已消失不见,但在白鹭洲东公园的“筼筜故事馆”内,筼筜故事仍在被一遍遍讲述。(完)

新国潮“御猫家族”IP艺术展在沈阳举办

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思想政治引领。加强正向宣传,引导广大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永葆军队优良传统作风,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上再立新功。深入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宣讲活动,定期评选表彰“模范”“最美”“优秀”退役军人,持续营造尊崇氛围。充分发挥退役军人自身优势和专业特长,加强志愿服务和“兵支书”两支队伍建设,示范带领更多退役军人投身基层治理、乡村振兴和社会公益事业。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困难帮扶、法律援助、就业创业等工作,及时解决退役军人的急难愁盼。(完)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女王论坛